迄今最精细:我国发布黑猩猩脑图谱,助力人脑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5日 07:28
Author电子工坊
IT之家 1 月 15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团队昨日(1 月 14 日)发布博文,宣布联合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黑猩猩脑图谱--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Chimpanzee Brainnetome Atlas, ChimpBNA)。
项目背景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是人类(Homo sapiens)最亲近的灵长类亲戚之一,与人类共享大约 600 万至 800 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尽管黑猩猩的大脑体积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它们在神经解剖学和认知功能上展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包括社会行为、工作记忆和工具使用。这些相似性使得黑猩猩成为理解人类演化的关键比较对象。
然而,当前跨物种神经科学研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标准化脑部参考系统。以往的比较分析尝试通过细胞构筑、髓鞘配布、宏观解剖、功能连接模式、功能激活或这些特征的组合来定义物种间的同源大脑皮层区域,但由于构建这些图谱所使用的模态和尺度不一致,跨物种的直接比较十分困难。
项目介绍
研究团队基于脑连接信息绘制了 ChimpBNA,并重建了人类和黑猩猩同源的白质纤维束,构建了连接指纹图,实现了亚区级别的跨物种脑连接差异分析。
Image 7
图 1. 研究工作的图文摘要
ChimpBNA 揭示了黑猩猩与人类大脑皮层连接模式的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外侧颞叶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这表明大脑皮层演化中的连接性变化比以往认为的更复杂。
研究发现了物种间连接性不对称的区域,并发现这些区域高表达的基因富集在对皮层投射回路和突触形成至关重要的细胞类型中,提示这些基因在神经回路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全球合作研究,研究团队已公开 ChimpBNA 的表面和体积数据文件及支持所有图表的源数据。
Image 12
图 2.研究框架图
Image 14
图 3.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
Image 16
图 4.脑连接模式的跨物种差异
Image 18
图 5.跨物种(人类 vs 黑猩猩)脑连接差异背后的遗传基础
新闻稿指出,ChimpBNA 的发布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通过结合神经影像数据和遗传数据,为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产品
缤商APP用户后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加入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合作:135-8566-0971
客服:021-61673695
邮箱:support@bincial.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路1220弄3号
DownloadAPP
视频号
WeChat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Copyright© 上海播知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30129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