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月壤研究 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入选2024年度《自然》十大
Posted Time: 2024 December 10 16:31
Authorelectronics workshop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12月9日,自然科学顶级刊物《自然》杂志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人物,文章以《Nature’s 10:Ten people who helped shape science in 2024》为标题,遴选出了在2024年影响科学进程的十位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入选。《自然》在对他的介绍中提及,他是首位亲手拿到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本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有助于解开月球的秘密。
Image 3
研究月壤的李春来 图据《自然》官网
参与并领导月壤研究
李春来参与并领导了多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特别是在月壤研究方面有着卓越成就。他和他的团队对嫦娥三号、四号及五号所带回的月球样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解月球地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比如,他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回来的月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揭示了月球背面土壤的独特性质。
“嫦娥六号于2024年5月3日发射到月球。这个重达3200公斤的着陆器——大约和一辆皮卡一样重——花了两天时间在月球表面钻探和舀取材料,然后将样本送回地球。”《自然》在介绍中提及,李春来是决定飞船在月球着陆地点的核心人物,也是最早分析飞船带回的岩石的人之一。他和他的团队大约有70名工作人员,负责监督中国在太空任务中收集的数据,包括存储和分发样本。
月壤抵达李春来的实验室后,他和他的团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用各种工具,敲打、扭曲和叮当作响,才把珍贵的材料从密封的拱顶中释放出来。为了保护材料,他们将其储存在一个充满氮气的盒子里。”“里面的粉末‘蓬松’,‘非常新鲜’。这些样本的颜色比月球近侧的样本要浅。”“这很特别”李春来说。
揭秘月背土壤成分
9月17日,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发表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Image 11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典型图像 图据《人民日报》
论文中指出,嫦娥六号返回样品具有较低密度,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与嫦娥五号样品相比,此次样品中斜长石含量明显增加,而橄榄石含量显著减少,表明该区域的月壤明显受到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影响。
嫦娥六号样品不仅包括了记录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还混合了来自其他区域的非玄武质物质。这些样品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月球背面火山活动以及月球内部物质组成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2024《自然》年度人物
另外一位入选的中国科学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风湿病专家徐沪济。他利用供体来源的基因编辑T细胞成功治疗了毁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Image 17
《自然》评选2024年度人物 图据《自然》官网
其他八位科学家有:
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Placide Mbala,他拉响了致命猴痘疫情的警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欧研究所研究员Anna Abalkina,她力图杜绝和曝光科学出版领域的造假事件。
德国国家计量研究院物理学者Ekkehard Peik记录了一个调至原子核频率的时钟的首次走时。
美国谷歌DeepMind公司研究员Remi Lam将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用来预测天气。
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Wendy Freedman的研究结果可能回答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关于宇宙膨胀速度的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生Kaitlin Kharas领衔并参与的一项活动,使该国研究人员20年来首次涨薪。
瑞士律师Cordelia Bahr在一场标志性诉讼中成功代表数千名女性证明气候变化是一个人权问题。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Muhammad Yunus成为了孟加拉国的临时领导人。
Products
Bincial APPUser Dashboard
About Us
COMPANY PROFILEJoin us
User Agreement
Privacy Policy
CONTACT US
Collab:135-8566-0971
Support:021-61673695
Link:support@bincial.com
Addr.:Lane 1220, Yu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DownloadAPP
Channels
WeChat
WeChat
Douyin
Kuaishou
Copyright© Shanghai Bozhi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CP No. 2023012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