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火”了,但只是开始,真正要下的是这盘“大棋”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 07:31
Author电子工坊
摘要:低空经济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乃至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Image 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作出了系统部署。近期有消息称,中央空管委即将在6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这6个城市将被授权600米以下空域管理责任。这标志着低空经济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乃至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随着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eVTOL、飞行汽车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正从试验示范转向应用试点,开始大规模走进现实。未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然不同于目前以有人驾驶为主的“铁水公空”模式,而是加快向以自动驾驶为主的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转变,尤其是由路面交通向低空交通拓展。这种转变趋势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空中交通管理改革创新步伐,促进低空经济和全空间无人体系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全空间无人体系意义重大
当前,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的热度持续升温,从海底到天际,无人智能系统不断拓展着人类探索边界,各类无人平台加快建立完善,渗入到公安、空管、交管等各个领域。例如,北京无人驾驶快递配送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武汉400多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常态化试点运行;广州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把飞行验证示范场景搬到了地标CBD片区;南京实现吨级以上eVTOL“空中的士”首次跨长江飞行;深圳无人机外卖配送服务平均每天已达到近700份,珠海与深圳之间实现全球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首飞;上海无人机常态化运海岛海鲜和快递,张江人工智能水域应用场景试验区中无人船如入无人之境。
这些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智能装备的背后,都依赖于数智化的管控和服务平台。各类无人平台之间既区别明显,又紧密联系,有时甚至相互影响或彼此冲突。构建统一的全空间无人体系,是解决当前及未来低空空域、路面、水域、地下等空间协同管控问题的关键设施和重要举措。
为优化空域资源、数据算力、通讯频率、路权分配、国土空间等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形成低空经济、物流交通、车路协同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初以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形式,推动开展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是通过对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eVTOL等海陆空多种无人装备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运行和监管的新型交通运输体系,是数据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综合应用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各个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服务平台、低空智联网平台,均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建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效初显
依托应用示范项目或超级示范场景,加快探索构建全空间无人体系相关制度,健全各类无人体系运行管控机制、安全保障能力、互联互通方式、技术法规标准,通过融合创新带动低空经济发展壮大,是当前一些城市的主要做法。
2022年以来,深圳市承担了在智能网联无人系统领域先行先试,探索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准入标准和开放应用平台等改革任务。目前,深圳已打造首个将市域级低空空域数字化,融合城市级CIM(城市信息模型)底座与全域智算算力的低空管理和服务平台,启用低空飞行活动“一网统管”的低空运行管理中心。宝安区建成全国首个标准化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和低空无人监测货运平台,开通百余条低空航线。坪山区依托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探索无人机与无人车空地联动应用及测试。
产品
缤商APP用户后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加入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合作:135-8566-0971
客服:021-61673695
邮箱:support@bincial.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路1220弄3号
DownloadAPP
视频号
WeChat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Copyright© 上海播知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30129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