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药集采导致的极

最近医药集采导致的极低价药品中标情况,如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引起了网络热议!医保局则出来解释和狡辩。其实,稍微懂点经济学常识和博弈论,就能意识到这种集采方式的危害性。无论如何标准化,商品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就算两个牌子的空调,消费者总能感觉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何况是制作工艺极端复杂的药品,所谓技术手段上的“一致性评价”,怎么可能保证质量统一呢?更不可能替代消费者对药效感觉上的“一致性”。普通商品能够通过价格竞争并能保证质量,是因为消费者进行的自主选择,哪个好,哪个划算,消费者用脚投票,多次动态博弈,完成商品的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质量”与“价格”的有效兼顾!药品集采呢?一方面负责药品采购的人员,并不是真正的消费者,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让消费者无法用脚投票。另一方面,采取了一次性博弈的方式,导致药企为了生存下来采取逐底行为,最终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博弈结局。假如真像医保局设想的,仿制药经过集采淘汰之后,形成了规模化大生产,由少数几家药企提供低成本、低价格的仿制药。但是,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旦供应商形成垄断格局,就能获得超额的垄断收益。届时再集采就必然面临“要么高价格、要么低质量”的被动局面,因为你不买他的,没地方买!到哪时,才是真正的被坑挨宰,有苦说不出,相比而言,现在还是好时候,各位应该知足!恒瑞医药(SH600276) 长春高新(SZ000661) 安图生物(SH60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