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泰国给大象洗澡被象鼻击中丧生,游客与动物近距离接触该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这是一起不幸的意外,但遗憾的是,依照泰国大象营地的情况,会发生这类意外完全是偶然中的必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泰国大象营里对待大象的内部逻辑,其实与缅甸(泰国)“诈骗园区”对待被骗“猪仔”的内部逻辑是一致的
两组看起来可能有些荒谬的数字对比:
2014年时,泰国约有2500–3200头野生大象和3000–4000头圈养大象【参考文献2】
2020年时,泰国大象总数估计为6783–7283头,其中野生大象约3000–3500头,圈养大象3783头【参考文献1】
神不神奇,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圈养大象数量居然比野生大象数量还多

↑泰国清迈湄沙大象营里的圈养大象
分布于泰国的大象是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当前的保育级别是濒危(EN),并且整体的种群数量一直处于持续降低之中
泰国的野生大象大多分布在泰国和缅甸交界处的山地里,少部分生活在位于南部半岛、泰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国家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里
而圈养的大象则主要在各种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大象营地(elephant camps)里“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游客喂食、洗澡、骑乘、观赏,搭载游客进行丛林跋涉,提供动物表演等
这些大象大多位于清迈、清莱、夜丰颂之类的北部地区,少部分位于普吉岛等南部地区。此外还有少量圈养大象被驱使从事酒店业和伐木业,以及街头乞讨

↑亚洲象的分布

↑负责被洗澡的圈养大象,事件中不幸丧生的女游客就是在给大象洗澡的时候被象牙顶死的(中文报道说是被象鼻击中致死,但我查到的英文报道说是被象牙戳死…我个人认为被象鼻打死有点不合逻辑…)
泰国的圈养大象如此之多,旅游业导向的大象营地又是如此的蒸蒸日上
这是因为大象们都喜欢考编制,喜欢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在野外从事自由岗位吗?
答案当然是:不是——因为大象就算进了大象营也拿不到编制。
一个小问题:大象和牛、羊、猪、马、狗这些家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大象这个物种从未被人类成功驯化(domestication),所有的圈养大象不过是被圈养(captivity),而不是被驯化;而牛、羊、猪、马、狗这些家畜则是已经完全被人为驯化了
驯化(Domestication)是什么?驯化是指人类通过选择性繁殖和长期管理,将野生动植物改变为适应人类需求的过程
在经过人类长期的驯化后(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年),被驯化后的动植物往往和它的祖先产生了明显的区别(比如狼和狗、牛和野牛),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亚种甚至种
然而圈养的大象和野生的大象在生理上几乎没有区别,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们使用大象主要靠捕获并训练野生大象,而不是靠人工繁殖和选育
而这些被圈养的大象,并不像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牛、羊、猪、马、狗等家畜那般相对温顺、攻击性弱,其表面的顺从底下,隐藏着从未被改变的野性与愤怒

↑用来捕捉大象的落穴陷阱(pit trap)

↑在缅甸被落穴陷阱困住的小象
你们知道的,假如福利和生活水平跟不上,那么生育率就会降低——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完全是大象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大象即使进了大象营地,也拿不到编制
众所周知,编制有几大好处,包括但不限于:稳定、工作有保障、薪资和福利待遇高、社会认可度高、有退休保障…等
而上述这些好处,大象进了大象营地后一个也拿不到,所以我们可以很确定地说大象营地里没有编制
或者说恰恰相反,大象营地并非是用尊重、爱、工资、福利和编制吸引野生大象主动来考编制,而是靠痛苦和伤害来训练,或者说是控制大象的
大象营地里训练大象主要是通过一种名为“Phajaan”的训练方式,其核心是通过不给食物、使用长矛和钩子殴打来“摧毁”大象的意志,通过恐惧迫使大象服从人类的命令

↑针对幼象的典型的Phajaan训练

↑每一头能成功出来接客的大象在幼年时期都会经历类似的训练
——嘿,像不像“诈骗园区”?用恐惧、饥饿、虐待摧毁并控制被骗者的意志,并压榨受害者们给自己干活
而在这样的“诈骗园区”(大象营地)里,你是很难指望大象们响应号召积极生育的
——由于在营地里的繁重劳作和性别比例失衡,圈养大象的繁殖率非常低
一方面,大象营地里的自然繁殖率低,没有新鲜的幼象补充岗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条件差,没有野生的大象愿意来主动求职,大象营地的可持续性剥削就会出现问题
但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野生大象不来主动求职,那就让它们被动入职吧
比如说有个好办法,那就是从缅甸捕获幼象,然后将其偷运至泰国
你们知道的,泰国是个法律制度非常健全,并且非常尊重法律的国家
比如说,按照规定,泰国的圈养大象需要在8岁的时候进行登记,并在登记卡上记录大象的外观特征和微芯片编号
当然,虽然篡改信息或在大象之间转移微芯片的难度低到堪称有手就行,但这些都属于个人行为,不影响泰国法律制度健全并尊重法律的客观事实
劳动力不足,那就引入外来劳动力呗——猎人经常在缅甸捕获幼象并将其偷运至泰国
比如从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之间,就有26头野生大象被发现从缅甸被偷运至泰国【参考文献2】
至于没被发现的?嘿,没发现那就是没有

↑位于缅甸和泰国交界处一处临时营地的一头幼象
幼象通常3-5岁之间接受训练,而大象8岁时候才上户口,这贴心地给大象营地们留下了足够的训练幼象的时间,而只要到了8岁上了户口,嘿,那就是合法大象
问就是祖籍缅甸,但在泰国出生长大的
明明是泰国的大象营地,营里的大象却一口缅甸方言,神奇吧?
当然,现在有新的规定,要求幼象必须在出生后90天内完成登记,但你知道的
——泰国是个法律制度非常健全,并且非常尊重法律的国家
泰国的大象营地欣欣向荣,那么驯象师一定赚得盆满钵满吧?
神奇的是,近几十年间,泰国驯象师的经验和知识一直呈减少趋势,尤其最近一代,技能水平下降显著
在过去,驯象师的工作通常是父子相传,且从业者以此职业为荣。然而,如今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追随父辈的脚步——驯象师的工作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存在显著的安全风险,还缺乏社会地位或声望,且收入微薄
许多驯象师属于泰国或邻国(害,缅甸)境内的弱势族群(例如克伦族、泰掸族和德昂族),他们通常不会说泰语,因此难以争取更高的工资或更好的医疗保障
与此同时,由于许多驯象师经验不足,并因为收入有限而频繁流动于不同的大象营地中,这使得如今的驯象师很难与大象建立稳定的联系——通常而言,驯象师需要大约三年来了解一只大象的行为模式,并需要大约8年时间与大象建立信任
而在另一方面,在受到疫情冲击之前,泰国的旅游业长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多年时间里一直占据泰国GDP的18%以上

↑2017-2022年泰国旅游业收入占GDP比例
以2017年为例,泰国旅游业收入占泰国全年GDP总量的18.64%,共计有超过3500万国际游客到访泰国,其中中国游客最多,占比28%,西方国家则以俄罗斯(3.8%)、美国(3.0%)和英国(2.8%)分列前三位【参考文献6】
一方面,泰国的大象旅游业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圈养大象的福利待遇惨烈、驯象师的收入微薄、中国游客的人身安全也没法得到保障…
所以,嘿,好处都落在谁的手中了呢?
圈养大象:我没意见.jpg
那既然圈养大象的问题这么大,能不能把所有大象都放归野外吗?
嘿,巧了,虽然泰国的圈养大象比野生大象还多,但野生大象与泰国居民的人象冲突(Human–elephant conflict/HEC)已经是个大问题了
——2012-2018年,泰国至少发生了107起人象冲突事件,其中45起致人死亡,30起致人受伤,并导致25头大象的死亡和7头大象的受伤【参考文献10】

↑泰国Chong Sadao地区的人象冲突实例,以及影响公众对大象保护与共存看法的因素的一般假设。图例包括:A) 一处经常被野生大象侵袭的木薯种植园;B) 一头正在寻找水源的野生大象;C) 一头因玉米种植园的电围栏触电身亡的野生雄性大象;D) 一种可持续的大象驱避方法,同时带来附加收益;E) 一座被大象严重破坏的社区树苗培育场。
造成人象对抗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和人类定居点向森林扩张、大象栖息地丧失和大象迁徙路线受阻,以及人类吸引大象的活动(如种植农作物和修建水库灌溉)等
在泰国,大约有一半的大象栖息地在地理范围上被认为适合受到长期保护,然而实际上其中绝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农业、道路和其他开发的威胁,这直接导致了野生大象栖息地破碎化和人象冲突的增加
其中,位于泰国和缅甸边境的丹那沙林山脉是亚洲象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亚洲最后几片拥有足够连续栖息地来支持大象种群生存的地区之一
而巧了——缅甸就是泰国走私幼象最大的来源地

↑这头大象在缅甸泰国交界处被驱使进行非法伐木工作时,踩到了地雷而被炸断了右脚
泰国的大象保护没办法吗?有啊,办法多着呢,比如说说到野生大象的人象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电围栏、难吃的作物、在外围种植柑橘树(大象不爱吃)、易地迁移、土地利用规划…等方法,减少野生大象的人象冲突问题
又比如,针对圈养大象,我们可以从提升动物福利下手,并大力打击走私幼象的行为
办法可多着呢!
但是,请记住:泰国是个法律制度非常健全,并且非常尊重法律的国家,而且隔壁的缅甸也是
所以,某种意义上,生态工作者在泰国谈论大象福利的事情,无异于物理学家在教室里讨论真空环境下的球形鸡
当缅甸“诈骗园区”里的俊男美女因为键盘敲得不够快或者老是骗不到人而被棍子猛抽;当至今仍身处泰国的中国演员一次次重复“泰国很安全”,好玩爱玩下回还来玩…的时候,我们是很难指望泰国的大象营能减少对圈养大象的压榨,并让圈养大象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心态出来接客
即使幼年时反复的抽打让巨象们屈服于恐惧,但它们与生俱来的野性与愤怒只会隐藏于血肉之中,并不会凭空消失
而沉睡中的火山一旦爆发,必然会给肉眼所及之处带来毁灭
不要小瞧巨象体内蕴藏的力量,也不要寄望铁棍能教会野兽温顺
对于和大象的近距离互动,我只能给大家两个建议:
1.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2.请在行动时,务必意识到与巨兽近距离接触的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犬君拌汪酱 知乎认证生物学、动物学、昆虫学优秀答主,快来关注这条人畜无害的生态狗吧
喜欢这篇回答的话给个点赞分享喜欢关注四连吧谢谢
参考文献:
Welfare assessment and activities of captive elephants in Thailand P Bansiddhi, JL Brown, C Thitaram Animals, 2020An assessment of the live elephant trade in Thailand V Nijman - Traffic International, 2014Situating animal ethics in Thai elephant tourism Q Cui, H Xu Asia Pacific Viewpoint, 2019IUCN: Asian elephant Share of tourism contribution to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value in Thailand from 2017 to 2022Thailand: share of tourism to GDP | StatistaShare of tourism contribution to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value in Thailand from 2017 to 2022Elephant tourism in Thailand: A review of animal welfare practices and needs P Bansiddhi, JL Brown, C Thitaram, V Punyapornwithaya, K Nganvongpanit 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 2020Human-elephant conflict in western Thailand: Socio-economic drivers and potential mitigation strategies A van de Water, K Matteson PLoS One, 2018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 in eastern Thailand: A model-based assessment using news reports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N Kitratporn, W Takeuchi Remote Sensing, 2019How tourist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ed welfare standards at elephant tourism venues in Thailand EK Flower, GL Burns, DN Jones Animals, 2021Ecosystem management to reduce human–elephant conflict in Thailand R Jarungrattanapong, N Olewile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24Taking the elephants' perspective: Remembering elephant behavior, cognition and ecology in human-elephant conflict mitigation HS Mumby, JM Plotnik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8Human-elephant conflict: A review of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LJ Shaffer, KK Khadka, J Van Den Hoek, KJ Naithani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