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群人为比亚迪的
看到一群人为比亚迪的汉L叫好,真的感叹隔行如隔山,行业内看这个事儿,证明了比亚迪还是研发主导产品,研发塞给后端销售啥车,销售就按照这个产品去想营销方案就行了,根本不管什么产品定义。在上一个时代这么搞还行,现在还这么搞也太糙了,25年这种轿车市场还是会被小米su7压制。当然比亚迪可以把汉继续卖个15-20万的价格区间,那以价换量确实无人能敌。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SZ002594)
看大部分人不是从业者,可能听不懂,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女朋友喜欢吃苹果,你非得花重金去买草莓给她吃,还说我这草莓是山姆买的进口草莓很高级!女朋友说我想吃苹果,不想吃草莓,你非得说你看看我草莓很贵的,100块一斤,比苹果贵多了。
比亚迪永远可以把技术卖成白菜价,因为他们的研发部门根本没有需求分析的概念,不会想汉这个车,在中国是什么人在买,人家到底需不需要一个580kw的电机。
当然,比亚迪肯定也不会提供一个匹配580kw动力的轮胎、刹车和悬架,大概率还是家用车那套,所以不要再说小米blabla了,小米su7 max也配了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钳+打孔通风盘,更别说ultra版本上的碳陶了。汉L在售价限制在20万左右的前提下,能提供什么刹车什么轮胎呢?一个定价在20万左右的家用车,为什么要上这样的电机呢?开发部门到底在想什么?
现在大家能不能理解后端的赵长江他们有多难了,比亚迪的开发部门哪怕开发一个家用车,都基本不考虑后端营销和市场部门的死活。腾势几个产品一次又一次的作死不就好理解了,因为他们的开发流程根本就是等于没有,就是研发总院开发出来啥东西,直接往车上怼就好了,大力出奇迹。这种策略卖低端车问题不大,反正比亚迪有成本能力,大不了就降价呗,但是到了高端车上,就出现了腾势和方程豹仰望一次又一次的惨剧,开发人员根本不清楚市场需要什么车,目标用户到底是谁,应该上什么样的配置。基本都是胡乱把各种研发院搞出来的技术堆砌起来,然后卖不动了就降价,降3万不行就降7万,方程豹不就是如此吗。
当然粉丝可以说,反正比亚迪就车海战术了,10款车只要有一款能成就行,那是比亚迪家大业大,甚至方程豹品牌做黄了也没啥大影响,不像理想mega一款车失败差点公司都没了。这是比亚迪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尽快把体系迭代,那市占率的巅峰肉眼可见了。国内市场小米华为理想这种靠方法论+品牌势能把着高端,中低端有吉利长安零跑小鹏这种不断蚕食。比亚迪再不想办法在高端突破,后面机会窗口会越来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年股价涨幅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吧。
迪粉有观点说观点,骂人就直接删除+拉黑了,不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