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MS的2025年
周末MS的2025年AI投入上调到800亿美元,几乎是可以说2025年Nv业绩稳了,就看出货了。好消息的是NV的GB系列出货已经改了4版了,近一个月,现在可以看到5月的出货72超过1w台,36有4k台,最低内部要求合计也要过1w的,所以大概率今年GB的出货台数会大超预期,然后NV又王者归来?其实看最近nv的走势已经是在创新高徘徊了,而AVGO最近相对弱弱一点,是NV也要做ASIC芯片影响了?AVGO还有一个潜在对手MRVL。跟铜缆相关就是它的Alaska 1.6T AEC DSP芯片,这个芯片跟传统AEC用retimer芯片路线不同,MRVL正在和Aph、Molex 和 TE 合作,推进1.6T的进程,国内找了BC和另外一家预计要上市的公司在ODM谈合作。如果按照大a的思路,Credo的Retimer未来要被这个芯片搞死了,现在应该暴跌,hh。反而credo因为AEC 800G的爆发在创新高,这才是产业链如火如荼的正反馈。之前说过今年AEC要爆,如果再加个定语,1.6T的AEC未来三年要爆了,而芯片这块都在美股了,壁垒第二高的铜缆就ss和LTK能做。1.6T的铜缆是目前最难的线,因为它是在26.27awg 224g的基础上16根224g差分对,合起来的铜缆,如果说一根224g的良率80%,这个线的良率就是80%*16,成线还要打个折扣。其实现在224g能稳定供货的,全市场不超过5家。所以1.6T的铜缆壁垒特别高,自然价格就贵了。最近关于国产设备是否能做224g的争论一直在有,是这样Sy的CZ是确定可以做224g的,CZ的设备是国内做的最好的。还有一个不需要发泡的224g,实心线,国内设备也能做,比如GB200里面的32awg就是实心的线,就是两个方案,实心的会硬一些,不容易弯曲。发泡的比如26.27awg的软一些,容易弯曲,也方便布线,但是发泡的容易阻抗变化,引起信号失真。所以不存在国内设备不能做224g的情况,只是应用的场景不一样,高端一些的是只能国外设备做。上周五Sy的出货量终于有了一些改善,现在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国产设备已经OK了,后面再跟一下进展出货情况的。其实Aph和molex还有TE,一直在让他们的线缆供应商扩产的,最近跟到一家Aph的厦门第三大供应商要和a股一家老牌铜缆公司合并,因为上市公司有钱,没上市的有技术和渠道没钱,如果成了属于强强联合了,现在八字没一撇,后面成了可能是小乐庭,会持续跟踪的。至于CPO其实跟铜缆不发生关系的,因为铜缆相对于光是太便宜了,并且也是使用场景不同的,Cpo主要替代的是光模块,但是光模块厂家也不是傻子,像TF,xys,Xc也都是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对于Cpo,特别是TF的cpo技术储备特别强,也许跌下来是机会以后。没有绝对的替代,我感觉最应该跟踪的就是景气度,美股亦是如此,而不是把一个几年内难出业绩的东西拿出来炒上天,这不是自己吓自己?美股的光模块和铜缆股哪一个卷成我们这样?nv的H100 22年4月推出来的,现在还在卖,销售周期预计会达到3年,H200去年出来的,也会再卖几年。GB200真正量产应该算24Q4了,我不信GB系列就卖2年就没了,然后Rubin的方案是确定有铜缆的方案,所以就算Cpo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成本也很低,铜缆赚5年钱是确定的,应该还会很长。而可笑的是一个是既定的大概率事件,一个是预期的小概率事件,应该选择谁?就算TSMC的Cpo方案牛逼,它能把它的毛利润拉下来?你可以看一下TSMC的5nm毛利还在提升,所以这是一家不好讲价的公司。公司的第一个要务是为股东赚钱,而不是做慈善的。当然a股有很多专门炒股的公司,我相信未来这种公司注定会被淘汰的。其实可以看到最近大盘调整剧烈,电源很抗跌,还是基本面硬。首先,竞争格局在变好,ww反馈台达净利润也比预期高很多,未来技术路线比较确定,相关公司做好自己就行了,或者等着ww再次拉垮,制造业我们没有输过,现在也是,未来亦是。周末比较火的萝卜,我认为算是浪花一朵吧,本来过了可能不会大涨,现在反而有了波折,给了更多交易机会,当然不建议赌任何不确定事件,这家公司未来可能需要跟踪它很久,因为它是Cpo进程的风向标,等过了找机会写一下Cpo相关机会标的。最近连亏三天,并且是大亏,那个没长大的a股回来了。就像周五下午,一个好朋友说的,这大盘比她五岁的女儿情绪还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