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买教训:迟到的复盘
万科A(SZ000002)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上很多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万科的忠实粉丝,且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我一直认为,万科具有民营企业的高效,同时具有有国有企业的强信用。同时有这两个优点的企业,在房地产公司中非常少。H大、BG园这样的民营企业,效率也许更高,但是没有发债的能力,融资成本太高。中海、保利这样的国企,能够低息贷款,但是效率一般,动作相对缓慢,户型设计明显跟不上时代。
第一次买万科已经是16年了,那个时候的万科被野蛮人敲门,众多资本大鳄抢夺万科股权,我手中持有的一点股票也很快翻倍,着实让我爽的很。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就是赌桌上发现自己赢了的感觉。这种感觉令人着迷,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然后押注,再然后开盘赢钱。
后来我一直持有万科,19-20年左右我甚至加大了万科的持有力度,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有这样几个逻辑:
1是当时房子特别是新房倒挂,新房供不应求,日光盘层出不穷。
2是中国还处在城市化中后期,还有大量人口需要改善居住条件,我认为随着家庭碎片化,改善会接力刚需,继续一波房地产牛市。
后来的一切大家都知道了,随着三道红线的出来,银行直接限制了房地产融资,对房地产行业简直釜底抽薪一般。融资市场的不顺,很快蔓延到楼市之中,随着口罩发展,老百姓口袋里面没钱了,房子也不好卖了。接着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万科的股价很快跌倒了我的成本之下,这种急速下跌我没有来的及反应过来。一方面我是看研报的选手,对市场跟踪不及时,当时土拍面粉比面包贵。房地产管理层疯了。其实这个时候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应该跑路。投资者和管理层最多只能有一个疯狂。
回过头来看,21年的跌是市场聪明资金跑路,22年的平稳是市场出现了分歧,正在寻找方向。23年形成共识,大跌是大资金跑路,最后的看多力量放弃了。
我总结自己的错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自己总结了先说几个:
1是买在人生鼎沸时。20-21年的时候,天天摁着计算器,盘算万科还有多少利润没有释放,脑补那么多已售未交付的楼房,还会结算出多少利润来。这种计算器炒股的思路最为可怕。你能看到的,市场也能够看得到,就不存在低估说法了。
2别跟股票谈恋爱。我也算是个中年人了,愈发感觉到,买股票就跟谈恋爱一模一样,越是看得太重、痴心绝对,越要被伤的撕心裂肺。股票赚钱,主要还是赚的差价,赚分红传给下一代简直痴心妄想。股息率只是排除老千股的方式,不是选择股票的标准。所以,要当渣男,要坚决爽了就跑,不要犹豫,一犹豫就得接盘。
3仓位别太重。万科是我第一次集中火力轰,结果轰的一败涂地,手上几个账户,越集中的输的越多,老婆的账户还有融资,几乎满仓满融万科,亏损65%之多。既然要当渣男,渣男的套路就是广撒网,买股票也要分仓、分头配置。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