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亿,知名巨头重金押宝香水赛道
在经济下行,生意难做的当下,香水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张图:

另从市场数据来看,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香水香氛市场规模预计将在570亿美元至6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7亿元至4427亿元)之间,到2027年将超过792.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5.15亿元)。
毋庸置疑的是,在大部分企业普遍喊难的2024年,香水赛道的发展仍具潜力,且在不少国际巨头们的财报中成为为数不多的业绩增长亮点。由此,各大巨头对于香水这块蛋糕也愈发重视。
日前,聚美丽从联合利华官网获悉,继首投香水品牌后,联合利华又出资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建立香水团队,以扩大其全球香水设计和创作能力。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投资1亿欧元,在联合利华建立一家领先的香水公司。这将使我们能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香水,并继续与我们在行业中重要的现有合作伙伴密切合作。” 联合利华首席研发官Richard Slater如是说道。
从上文信息,可以看到联合利华这一快消巨头,正在加码香水领域的投资,但它想在国际美妆、奢侈品集团等巨头环伺下的香水赛道,分到一杯羹并不会很容易。
在香水抢位大战中,此次联合利华加注香水领域的动作能有多大助力?
不妨先来看下,联合利华此次的新香水公司究竟拥有什么筹码?据联合利华官网显示,香水业务的开发由最新的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持,将把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数字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科学专业知识与现有的合作关系相结合。例如,将使用神经科学技术来了解香氛如何影响情绪并显著改善情绪健康。

来源:联合利华官网
聚美丽还了解到,目前联合利华已经开始在英国、美国、印度招聘专业调香师,扩大全球团队,进而专注香水创造、评估、测量、测试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招募专业调香师并利用包括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功能,将帮助推动与联合利华品牌的优势增长,开发消费者喜爱的香水并增强内部产品的整体体验。”Richard Slater补充道。
今年10月,Mathieu Lenoir被任命为联合利华全球香水创意中心总监,此前其在香水领域拥有30多年的经验,曾在多家知名的香水公司任职。
事实上,联合利华与香水的渊源由来已久。据iBrandi品创微信公众号报道,1986年,联合利华成功收购市值近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8亿元)Chesebrough-Pond's旁氏公司,而彼时,旁氏公司旗下就拥有完整的美妆和香氛品牌矩阵。
随后,在1989年,联合利华又收购了旗下拥有伊丽莎白雅顿、Chloe、Fendi香水、Brut男士古龙水的Elizabeth Arden-Faberge。
去年11月,联合利华旗下风险投资部门也首次涉足了香水领域。Unilever Ventures与美国投资公司True Beauty Ventures合作,宣布对香水品牌The 7 Virtues进行少数股权投资。
今年上半年,联合利华在财报中表示,凭借创新平台和优质香水系列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
从首次投资香水领域、任命全球香水创意中心总监、再到此次投资新香水公司,至此,联合利华想要在香水这一热门赛道抢食的野心显露无疑。
然而,在商业中光有野心并不够,还需要有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应对同行挑战的底牌。
从联合利华加注香水领域出发,同时,回看国际巨头的财报,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香水这一品类拥有增长潜力。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香水公司/品牌的投融资事件已不少于数十起。且在今年,就至少有12起投融资活动发生,数量高于往年,足以印证该赛道的火热。

而高增长背后也意味着香水赛道的争夺战会愈演愈烈。例如,对于全球美妆集团的老大哥欧莱雅来说,香水是其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形式以高端品牌为主,包括收购和代理奢侈品牌,以及参投少数股权来扩充香水版图的海外高端香水品牌,如闻献、观夏。
投资中国本土香水的企业也不在少数,除欧莱雅外,雅诗兰黛集团等也有参与。
巨头争相投资国内香水,主要是看中香氛市场的发展潜力。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报道的数据显示,欧洲市场、美国的行业渗透率分别为42%、50%,但中国市场目前香氛渗透率却仅有5%,可见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前,聚美丽在《人群争夺战再升级,美妆“大佬们”杀入细分赛道》一文中就从资本视角分析了当前的香水市场。彼时,修远资本管理合伙人的严明表示,“香氛赛道仍然是有机会的。尤其是带有文化属性,提供情绪价值的香氛产品。当然,因为它是讲情绪价值,可能做起来比一般的会缓慢一点,但是一旦做起来就会比较稳定,这是相辅相成的。”
另一方面,在主场落败的奢侈品集团,不少靠美妆、香水品类“回血”,近年来在香水领域动作也是频频。
比如,今年9月,LVMH旗下的投资公司L Catterton完成了对英国香氛品牌Vyrao的第二轮融资。
同时,跟投者包括Gap创始家族成员William Fisher创立的私募股权基金Manzanita Capital(也是法国沙龙香水品牌Diptyque、瑞典小众高端香水品牌Byredo的投资者)和雅诗兰黛集团的早期投资和孵化部门New Incubation Ventures。
而该品牌在去年就获得了NIV的种子轮融资。品牌创始人Yasmin Sewell在Instagram中表示,这是三家公司首次联合参与一轮融资,她对此感到难以置信和荣幸。
此外,除国际巨头、奢侈品在香水方面的投资外,也有不少香水品牌获得投资,市场端对香水的看好由此可见一斑。
比如,馥蕾诗Fresh联合创始人Lev Glazman和Alina Roytberg创立的香氛品牌The Maker获得了美国投资公司True Beauty Ventures的投资。
各企业于香水赛道的动作频频,当然是看中其高收益。前文图片已显现在各国际美妆集团的最新财报中,多数企业均在该相关业务中获得增长,且部分为该企业的唯一增长板块。
在财报披露之际Puig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c Puig表示,“在行业面临复杂环境之下,Puig集团在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在第三季度香水业务加速增长,并继续优于高端美容市场。今年前9个月净营收增长,也让我们对自己有能力跑赢高端美容市场保持信心。”
香水虽然是少有逆势增长的细分品类,但随着入局、加注者的不断增多,该板块的竞争也势必高速加剧。
近年来,香水市场尤其是高端香水市场表现出了不俗成绩,成为驱动美妆巨头们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在一片繁华之下,也有不少企业遭到了反噬。
例如,雅诗兰黛集团却因旅游零售的不景气,香水利润暴跌44%。财报显示,雅诗兰黛2025财年Q1香水业务净销售额为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7亿元),同比略降1%;营业利润为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同比暴跌44%。
Puig集团在2023年的香水和时尚业务虽然同比增速为17%,相较前两年的40%来说,放缓之势明显。
而对于国际巨头们必争的中国市场来说,香水的生存法则也没有那么简单。这一点从今年以来于中国渠道的关闭便可看出。
今年6月,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Marc Jacobs同名香水品牌Marc Jacobs莫杰香水官方旗舰店发布闭店公告,于2024年6月30日结束运营,但仍可在天猫Sephora丝芙兰官方旗舰店、Sephora丝芙兰线下门店继续选购香水。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香水品牌倒在了双11大促中,法国沙龙香水品牌LE JARDIN RETROUVE乐香杜唯,在小红书、天猫等平台发布《乐香杜唯品牌停业公告》。该公告称,因品牌战略调整,LE JARDIN RETROUVE乐香杜唯停止运营。
这也足以说明香水在线上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
而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的香水市场,对于品牌、包含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在内的化妆品企业来说,加注香水赛道是一枚被抛在空中的硬币,在落地之前,永远无法预知朝上的是正面还是反面。
想要获得收益并没那么简单,而想要靠香水获得长线收益,更是不易。除需要有过硬的产品外,对个性化、体验性强的香水品类来说,怎么构建消费场景、讲好故事也尤为重要。
消息来源:联合利华官网、各集团财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外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