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Apple 开发者关系出发,看 App Store 成功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2日 15:54
Author新闻播报
今年 6 月,华为公布了自家的全新操作系统,鸿蒙 NEXT 的开发者预览版。这个月我们预计将会看到第一台出厂搭载鸿蒙 NEXT 的手机正式上市。 
之所以用华为当药引,是因为这期护城河,咱们要来聊一个离普通用户稍微有点距离的话题,就是 Apple 的开发者关系。这是 Apple 商业帝国的巨大版图,也是纯血鸿蒙的当务之急。 
简单分享一下 App Store 的数据:
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App Store 中可供购买和下载的应用数量超过 192 万,每周的全球访问量高达 5 亿。2022 年 Apple 自己公布的数据,开发者通过整个 App Store 系统产生的营业和销售额,加一起就高达 1.1 万亿美元,放在全球 GDP 排名里,甚至都能排进前 20。 
Image 4
但回到最开始,07 年的乔布斯、现在的大嘴,面前摆着同一个课题:怎么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应用生态。 
欢迎收看这期两颗皮蛋,我是初号。这期内容,我们联合少数派挖掘了很多相关的文档、历史影像,并且一起采访了一些知名的组织和个人开发者。开发者关系是 Apple 的护城河,是 App Store 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前因后果,也是鸿蒙 NEXT 接下来的必经之路。 
Image 7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开发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下,假设你穿越了,现在是 2007 年,你变成了乔布斯,现在要做 App Store 这件事儿,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又应该用什么手段去吸引开发者呢?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软件,收费的和免费的。但无论赛博五金店还是电子活菩萨,当时的手机软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发和销售渠道。早期唯一称得上「正规」的渠道来自运营商,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还记得「移动梦网」,实际上不光是中国,在全世界,当时的软件销售模式都是类似的。 
但运营商渠道的问题是,它更愿意推广那些能最大化付费的东西,这对平台来说是最赚钱的,那么当时什么东西最赚钱呢,那就是带内购的 JAVA 小游戏。对当时的手机用户来说,找软件要么通过搜索找到开发者的自建网站,要么通过遍地陷阱的下载站或者论坛帖子去寻找,后者绝大多数都是盗版的。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你想通过卖软件来赚钱,那么软件付费、反盗版、分发、更新…… 这一系列问题,全都需要你自己去解决。 
这是开发者的诉求。而作为 Apple 这样的平台方,肯定希望自己能吸引尽可能多的开发者,拥有尽可能多的软件数量,和最好的软件质量。 
Image 13
对当时的乔布斯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不用头疼怎么去吸引开发者。iPhone 卖得很不错,而且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在没有官方工具的情况下,他们找到了在 iPhoneOS 上运行自制程序的方法。iPhoneOS 的应用生态,正在自己生长出来。 
坏消息是,这帮人不是冲着钱来的。我们刚说的这个玩意儿,还有一个名字,叫越狱。 
实际上围绕着「给 Apple 当开发者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们专门采访了老朋友,健康类应用 Gentler Streak 的开发团队、Apple Vision Pro 上 Dino 输入法的开发者兼 iBeta 创始人老孙,以及心光的开发者王禹效 
老孙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他说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做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产品,交付给用户、解决他们的需求。如果得到用户的好评,那种成就感会让他觉得这段时间的人生实现了价值。 
心光的王禹效跟我们分享的则更为实际,我们直接听听看他怎么说: 
对于开发者这边其实操的心会更少一些,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跟着系统版本在更新的,那么只要你确保开发这边,你用的是最新版本的系统,然后去做一些研发的话,其实你可以确保所有在用新系统的用户都可以用到;然后你还可以确保就是说你自己的研发过程中你不需要导入很多包,不需要在乎很多版本号,不需要把很多心思花在去花下,去整理文件上,花在很多琐事上。 
所以这些其实是相当幸运的一件事情,就是你可以真正关注在你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上。 
所以聊到这我们就要给开发者关系这个词下个定义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开发者关系其实是开发者和软件平台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在 Apple 的世界里他们会惯用英文缩写 WWDR,属于是在 VP Susan 领导下的重要研发部门之一。 
Image 22
WWDR 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通过帮助开发者取得成功,来吸引更多人建设自己的应用生态。或者说得再直白点,WWDR 就是要打造一个巨大的蓝翔,开发者就是蓝翔认证过的司机,无非就是包教包会包分配,跟挖掘机培训本质上也差不多。 
而事实证明,在开发者关系这件事儿上, Apple 依然稳定地践行着自己的产品理念:It just works。让开发者只管闷头开发,剩下的一切障碍,都有平台来帮忙扫清。 
那如果我们从商业的角度看软件销售,一样涉及到生产、分发、销售、回款这些基本环节。而作为一种面向开发者的产品,Apple 所做的,说穿了也无非就是四件事儿:降低成本、帮忙分发、卖货、给开发者打钱。 
Image 26
尤其是在降低软件的生产成本上,从平台特性到编程语言, Apple 可以说是想方设法,力求让门槛,再更低一些。 
这也会是我们今天着重去讲的部分。 
每年系统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背后对应的 API、技术框架,甚至编程语言本身的改动,对开发者来说,都是要花时间学习和适应的。怎么能让开发者紧跟系统迭代的步伐,并且不年年掀桌子逼着开发者重构自己的应用,这是平台的职责,也是其设计能力还有用户洞察的体现。 
Image 30
Apple 在编程语言上的设计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NeXT 时期:你不用写的代码,才实现最快、维护最简单,而且几乎是永远不会崩溃的代码。所以 NeXT 的策略,就是尽可能减少开发者所必需的代码量。 
比如我们护城河之前聊过的,广色域内容的智能分发。在当年广色域显示方兴未艾,Apple 也同时存在 sRGB 和 Display P3 不同显示能力的产品需要维护。如果开发者主观判断自己的应用不需要显示广色域内容,那你就一行代码都不用改。而如果你觉得广色域对你的应用来说是个重要功能,那么你也只需要做一套广色域的图片素材,Apple 会自动做好一套 sRGB 下变换好的素材,并且在 App Store 这边,根据用户的设备智能分发不同色域的素材。 
Image 33
回过头看,广色域支持、色彩管理这么大的一个系统级更新,作为开发者,需要做的事情确实只有极少数的必要步骤而已。 
再比如说,相机相关的部分, Apple 从一开始就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只能在 Apple 自己的预制菜上调参,虽说自由度收到了一些限制,但在三方应用中,多摄调用、对焦的性能、画质还有基础的体验,跟系统原生相机的一致性是相当高的。往小了说,它能让微信相机第一时间用上人物居中和背景虚化这类能力,往大了说,像 Protake、Halide 这样本来是三方应用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现在只能逼着 Android 厂商自己又当爹又当妈。 
而为了降低语言的上手门槛,2016 年,Apple 在 iPad 上发布了第一方的编程 App:Swift Playgrounds,0 基础教学、编程从娃娃抓起,我在 Apple 教育护城河里重点给大家介绍过。 
那这脑筋急转弯是三岁的,那有没有四岁的呢?当然有。 
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说啊,WWDC 的内容远不止第一天发布会那点内容,每年的线下会议和在线课程,都会释放新平台的大量新特性和技术细节,甚至是发布会上来不及讲的重磅新功能。 
Gentler Streak 的 CTO Jasna Krmel 就特别谈到这一点,他们从 Objective-C 转向 Swift 语言的时候,首先 Swift 的语法并不复杂,很容易上手和掌握,其次就是 WWDC 当时提供了丰富的教程,通常已经足够帮他们解决开发中遇到的代码问题。 
我们过往的节目也从这里收获了非常大的启发,不光是开发者,如果你想深入了解 Apple 产品的细节、这些资料,都非常值得认真研究。而且你看完之后肯定能跟我得出一样的结论,Apple 做这些事情,真的算是把饭,直接喂进开发者嘴里的那种细致和贴心。 
Image 41
不管是界面设计、代码实现、API 规则,可以说轮子 Apple 几乎全部造好了,你直接套用 Apple 的范例,就能获得原生应用级别的设计和体验。前面讲到的那些例子,背后都是 WWDC 的课程作为支撑。 
除了 WWDC,他们还尤其重视中国开发者生态的建设和培养。2019 年开始, Apple 在上海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开发者加速器,这里会有 WWDR  Apple 内部的开发,过来和国内的开发者们互相交流,收集反馈。 
每年的移动应用创新赛,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一年比一年做的好。我们分别在 22 年和今年两次参加移动应用创新赛,今年还以编外评委的身份直接参与到赛事中,对这方面的感触是尤其明显的。可以说从线上资源到线下实地的交流指导,Apple 为开发者提供的学习资源,绝对都是行业顶尖的。 
Image 45
分发、销售和回款,也就是软件发行渠道,Apple 在这件事上有天然优势。 
包括 iPhone 在内,Apple 产品的客单价很高、卖得很好,而且软件平台高度统一。这意味着一个统一的、体量巨大的、客户数量、付费率和付费能力都非常漂亮的软件市场。Apple 本身也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销售工具,包括内购试用、优惠折扣还有应用测试平台。 
Image 48
老孙做的那个 AR 输入法,12 块人民币一次性买断,并且目前只有 visionOS 上架。我问他为什么,他提了两个点:在不同平台,应该提供有特色的、有差异性异的用户体验。其次就是我们刚才提的:他们每年都会关注 WWDC,然后平台需要树立适配典型,用户也会因为更好的软硬整合体验而买单。App Store 的封闭本质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iOS 上软件分发只有这一个来源, Apple 才能通过运营手段,有效地通过流量分配,帮助优质应用的开发团队。不管是 App Store 里面的首页推荐,还有产品发布会中的演示环节,都让不少小众垂类的产品脱颖而出,收获了相当大的曝光和用户。这里特别推荐一下机核采访帕斯卡契约开发团队的播客,里面详细分享了当时他们在 iPhone 11 发布会上登台演示的台前幕后。 
Image 51
封闭平台有无数的不方便和坏处,但客观上,它极大地促进了 iOS 软件生态的发展。你可以说扣大棚不环保,但没有这个大棚,冬天是长不出来菜的。 
而这一整套软件发行服务的价格,就是 Apple 抽走的 30%内购流水提成。甚至对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开发者,这个比例是打对折的,只抽 15%。 
针对这个费用,我们也问了Gentler Streak 的 CEO,那他们收到的扶持政策可能更具有代表性一些:Apple 会给优质应用很好的曝光位置,帮助开发者去做一系列的营销动作,比如说撰写人工编辑推荐的介绍文章,以及算法上会把你纳入一个精准推荐的流量包当中,帮助开发者去很好地获客。对于没有营销预算,但产品优质的公司,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公平的交易。 
事实上 Gentler Streak 已经连续拿了 Apple 好几次官方推荐了。他们不光在 2022 年被选为年度 Apple Watch App,入选了App Store「编辑选荐」栏位,还在今年拿下了社会影响类别的Apple 设计大奖。我自己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用,确实能感觉到他们整个 App 的设计理念,和其它的健身App,有非常大的不同。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卷、不焦虑 
有运动习惯,特别是在控制体重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有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好,但是又不敢停下来,害怕自己一旦偷懒,第二天就会反弹。不断鼓励自己往前突破、越跑越快,不注意恢复和保护,有时候反而容易受伤。Gentler Streak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根据你的健康数据,计算你的剩余「电量」,并且为你推荐合适的运动强度,培养一个安全、可持续的运动习惯,而且告诉你,偶尔休息一下也没关系。 
Apple 官方的健身App,今年也更新了暂停圆环追踪的功能。但比起那种今天暂停一下,好像是在逃避运动的感觉, Gentler Streak这个「电量」指示,让人觉得会更有掌控感。遇到困难睡大觉,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说到这儿,他们最近刚好更新了睡眠监测相关的新能力。 
Image 60
它这块儿的功能逻辑,和其它 App 也有很大的不同。基于同样的不焦虑原则,Gentler Streak不会单纯的给你定一个「睡眠 KPI」,而是专注于你是否有一个稳定、一致的睡眠习惯。工作日狂熬、周六日狂睡,其实并不能帮助你恢复精力。 
所以它的睡眠数据,是采用了短期睡眠概览的模式,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睡眠时长、各种睡眠阶段的比例模式,以及一段时间内睡眠质量的一致性,从而逐步改善你的睡眠习惯。换句话说,比起你每天睡得好不好,它更希望呈现给你的,是你这段时间,睡得稳不稳当。 
比起各种游戏化设计,鼓励你用毅力去坚持的健身产品,也许 Gentler Streak 的产品设计,更能帮助你收获一个可持续的运动习惯。 
其实在我们跟这几个开发者聊完一轮下来,有一个感觉特别明显,就是 Apple 真正塑造出来的优势,既不是真的提供了 Android 提供不了的功能或者技术,也不是 App Store 首页推荐能给你多少流量和用户,真正的优势,还是开发者关系的团队建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蔬菜大棚,一个精心呵护的新手保护期。 
Image 65
在这个大棚里你可以学到关于从 0 开始开发一个应用的一切知识,这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真正跨学科的学习经验,如果你是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你可以从 Apple 这里一步步跟着教程上手 Swift,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可以学习怎么来做一个简单易用的 UI 和交互。同时应用怎么上架、分发、做付费、做云服务,学校里没有一个专业是教你做独立应用开发者的,但是在 Apple 这,需要学习的东西,你都能找到。简单易用的产品原则,贯穿了 Apple 这家公司的方方面面。 
Apple 怎么说?Apple 算是一个很好的幼儿园、很好的小学、很好的高中,然后他们给了你很好的基础教育,给了你很好的我觉得安全保障很多,很多东西他都给你了。 
Apple 的东西我觉得很多人形容特别好玩,就是如果你一切都按 Apple 的用法去用它的话,你会非常舒适。但是你但凡想 Scratch,你但凡想超出那一点点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我得从 0 开始去做。 
那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会有一个学习上的 gap,就你会发现。哦,原来除了这块我其实欠缺的还很多。那所以这个地方也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很多地方 Apple 其实帮你解决了,客观来讲就是这样,他们去做挺好。 
Apple 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吸引一代一代的开发者进入自己的大棚,截止到 2022 年,全球范围内注册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了 3600 万人,同年六月大中华区的开发者人数也超过了 500 万。而从 2019 年到 2022 年中,中国内地小型开发者的收入增长幅度,高达 94%。这些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应用出海:光 2021 年 1 年新增的小型开发者当中,就有 23% 来自中国。而这些开发者的应用,海外下载的比例高达 40%。这是 Apple 策略成功的最好证明。 
为什么我们应该在乎这件事,因为这最终会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所以当你对着这些事儿一条条看,对比鸿蒙 NEXT,他们在生态建设上的很多行为逻辑,也就非常清晰了。 
比如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鸿蒙的编程语言风格和业界主流非常相似,为什么鸿蒙一直在强调,原生实现有最好的性能和功能特性,为什么鸿蒙从第一天开始就不开放相机和相册的功能实现,只能通过原生接口调用。为什么华为一定不可能在 NEXT 上放开侧载。 
怎么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健康的应用生态,不知道各位学会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少数派”(ID:sspaime)
产品
缤商APP用户后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加入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合作:135-8566-0971
客服:021-61673695
邮箱:support@bincial.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路1220弄3号
DownloadAPP
视频号
WeChat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Copyright© 上海播知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30129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