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委员建议:探索将无创的产前诊断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发布时间:2024年2月5日 14:50
Author络圈看点
Image 0
2024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专题会议“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举行。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刘志伟。澎湃新闻记者 曹俊杰 图

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刘志伟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妇女和儿童的发展专项规划,显著提升了全市妇女儿童资源布局和服务能力。近年来,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口发展呈现新趋势。上海出生人口连年下降,2022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仅为0.7%,平均的生育年龄大概在31岁。同时,有将近40%的母亲在妊娠期间伴发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功能,出生缺陷仍然严重威胁人口数字。

第二,时代赋予健康新任务。卫生工作正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要求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出生缺陷、成人慢病防控和儿童早期发展关键问题。

第三,妇幼健康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妇儿健康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且社会预期较高,但其价格服务补偿是不足的。相关工作人员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收入偏低、地位不高等状况。此外,妇儿学科处于相对弱势,高层次的人才和平台相对比较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对此,刘志伟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投入。建议设立妇女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专项,持续加强危重症辅助生殖、出生缺陷、儿童保健等学科的投入,加强妇儿专科的硬件设施、信息化和服务能力的建设,确保300家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落实、落地。同时,扶持妇幼领域的科研创新,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平台,鼓励成果转化和应用,支持人才培养,可设立妇幼人才的专项和单列晋升通道。

二是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考虑妇儿专科服务的特点,要优先调整价格,提高儿童和高龄产妇在医保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的权重,完善产后康复项目的价格体系,探索将辅助生殖、无创的产前诊断等需求旺盛的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议将出生缺陷、分子诊断纳入医院开展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试剂的试点工作。

三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儿童友好型城市。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学校、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妇幼健康领域的专题研究、科普和基地建设,协同推进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
产品
缤商APP用户后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加入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合作:135-8566-0971
客服:021-61673695
邮箱:support@bincial.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路1220弄3号
DownloadAPP
视频号
WeChat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Copyright© 上海播知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30129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