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称不能用BMI衡量肥胖
世界肥胖联合会(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发布的《2023世界肥胖图谱》预计,未来12年,全世界51%的人口,或超过4亿人将超重或肥胖。8月17日,发表于学术期刊《糖尿病、肥胖与代谢》(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的《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绘制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这两份报告均用BMI来衡量“肥胖”。
当地时间10月11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BMI有缺陷?如何重新定义肥胖》(“Why BMI is flawed — and how to redefine obesity”)的文章,称BMI不能用来衡量身体的健康程度。据文章介绍,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几十年来一直被用作衡量健康体重的国际标准。BMI代表身体脂肪,数字越大,表明代谢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高。但BMI并不测量体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状况不佳或死亡风险更高。(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10月11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BMI有缺陷?如何重新定义肥胖》(“Why BMI is flawed — and how to redefine obesity”)的文章,称BMI不能用来衡量身体的健康程度。据文章介绍,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几十年来一直被用作衡量健康体重的国际标准。BMI代表身体脂肪,数字越大,表明代谢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高。但BMI并不测量体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状况不佳或死亡风险更高。(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