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患者求购原研药困难、临床药品断供,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24年2月5日 09:24
Author财经优选
Image 0
“这些年,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出台,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低了,药品的整体质量也在大幅提升,解决了患者的看病贵问题。”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委员缪长虹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药品保障的问题,譬如一些仿制药上市后,临床疗效跟原研药仍然存在差别;部分药品定价过低,导致药品临床上断供时有发生;不少患者对原研药有实际的需求,但却不知道去哪里买,等等。”

在2024年上海两会中,上海市政协委员缪长虹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国家药品一致性评价、定价及原研药购买的建议》的提案。

缪长虹在这份提案中出示了一组数据。2018年11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通过,5年多来,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有覆盖。数据显示,集采药品的价格已经明显下降,平均降幅超过50%,预计每年可节省约182亿元。同时,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上升至90%以上。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缪长虹发现当前药品的质量保障相关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一致性评价指标和“过评仿制药”的质量保障尚待完善。一致性评价主要采用生物等效性的标准,诸如质量标准、药物活性成分的晶型和粒度、杂质等主要药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目前暂未纳入一致性评价。

此外,缪长虹也指出一些原研药在采购方面面临困难。医疗机构内原研药备药量低,院外实体或互联网药店有一定途径可通过医保或自费购买原研药,但往往价格高昂,高出医院许多,因此患者求购原研药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院外实体药店或者互联网药房也都存在原研药供应不稳定的现象。

“还有一个现象存在:部分药品定价过低,导致生产厂家的积极性下降,尤其是一些药品只有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具备生产资质,容易导致药品断供现象。过去几年,临床抢救用药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鱼精蛋白等曾多次短时间断供,对临床安全是重大隐患。”缪长虹说。

对此,缪长虹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保障原研药院内、院外购买渠道并规范院外原研药定价。

“患者个体差异大,治疗体系复杂,无论是从疾病治疗的角度,还是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均应当保障患者选择原研药的权利。”缪长虹建议,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层面,要提高公立医院原研药备货量,不能“一刀切”地把未中选原研药剔除出院内用药目录。同时,在院外层面,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采购机制,建立院外原研药稳定的购买渠道,保证药品来源正规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他也建议院外购药医保支付比例应当与院内持平,对于互联网购药应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哄抬价格。

二是规范药品一致性评价标准,鼓励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的临床研究,完善一致性评价标准。

“应该建立更严格的评价机制,包括药品成分、药效、副作用等,确保药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大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鼓励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的临床研究,根据实际的观察数据来看疗效,从而对上市的药品进行安全性再评价及不良反应监测。”缪长虹说。

三是适当参考市场化机制,完善药品合理定价机制。

缪长虹指出,鉴于药品生产原材料的变化,应当定期实时了解药品的生产成本,并在遵循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在合理性和透明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化机制,对药品,尤其是一些与急救密切相关的药品进行合理的定价。并且在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合理确定价格水平。

白浪 制图
产品
缤商APP用户后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加入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合作:135-8566-0971
客服:021-61673695
邮箱:support@bincial.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路1220弄3号
DownloadAPP
视频号
WeChat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Copyright© 上海播知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3012989号-4